审核评估是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试金石”,招生、培养、就业是高校办学的三个关键环节,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招生是前提,为培养提供优质生源;培养是关键,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核心环节;就业是目的和检验标准,反过来又引导招生和培养工作的调整与改进。只有三者协同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才能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为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因此,对于招生工作而言,我们就要着眼高质量生源的目标,构建“学校统筹、学院主导、专业主体、全员参与”的招生工作格局,科学编制招生计划,持续优化生源结构,创新开展招生宣传,说好南宁学院办学故事,努力提高生源质量,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高质量的生源入口关,为本科教育教学资源配置提供数据决策,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主要做到:
1.服务资源配置。
提前预设学校中长期办学规模,布局专业招生计划,合理预测规模,做到数据先行,为各专业师资配备、实践条件、宿舍床位等本科教育教学资源配置提供决策依据。
2.优化生源结构。实施普通本科教育为主,果断停招专科专业,集中资源条件全力建设本科教育。以普通本科招生计划为主、专升本计划为辅,逐步扩大区外计划布局招生计划。适应广西新高考改革,以学科集群与专业特色为导向科学谋划专业分组。
3.构建大招生工作格局。成立招生委员会,制定、实施《招生工作管理办法》《招生计划编制工作管理办法》《招生经费使用与管理办法》等制度,联合教务处、就业中心、二级学院编制招生计划,联合人事处面向二级学院设立新生质量绩效指标,联合宣传部发布年度招生宣传任务书,从组织领导、计划编制、招生宣传等方面全方位构建招生协同工作格局。
4.建立“招生-培养-就业”数据反馈机制。基于纵向和横向,以学校、学院、专业三个维度,对招生数据开展生源质量分析,以数据直观了解专业市场需求变化,为专业设置与调整提供参考。同时结合专业建设、学生就业数据,设计专业竞争力指标,形成专业竞争力年度排行榜,动态调整专业招生计划。
在全校共同努力下,学校生源市场充足,历年计划完成率达100%,在逐年扩大招生计划的情况下,复征计划数呈现下降趋势,生源吸引力稳定;生源结构持续优化,区外生源占比由2020年的6%提高到2024年的16.64%,目前本科在校生占比达到99.77%;生源质量保持向好趋势,各省历年录取最低分和排位数据显示,区内生源质量稳中有升,区外生源质量保持向好;新生报到率逐年提高,在校生规模稳步扩大,有效保障学校发展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