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五有”人才培养目标和“五导向”目标体系的指导下,各专业结合行业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做人有品格、就业有本领、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为核心,将品德素质、身心素质、人文审美素养、专业素质和通用能力融入专业培养方案,形成了既体现学校特色又突出专业特点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例如,工科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强调工程伦理和社会责任感;文科专业以跨文化沟通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为重点,同时注重人文素养和管理决策能力的提升;艺术类专业则突出设计思维和现代工匠精神,同时关注文化传承与创新。无论是哪个专业,都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既培养他们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提升他们的沟通合作能力、创新创业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确保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和可持续发展。
在明确了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后,各专业进一步细化了支撑目标的毕业要求,并以毕业要求为指引,构建了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以通信工程专业为例,毕业要求4.1明确提出:“能够针对某一系统的工程问题,综合利用有线通信及无线通信等相关工程理论、科学原理,设计合理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对通信工程复杂系统或过程进行仿真、验证。”为了支撑这一要求,专业设计了《C语言程序设计》《电磁场与电磁波》《TCP/IP网络》《高等数学AⅠ~Ⅱ》《信号与系统》五门课程。这些课程不仅传授专业知识,还通过实验设计和仿真实践,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样的课程体系建设,我们确保每一门课程、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紧密围绕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展开,为学生的高质量充分就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