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首页
机构设置
组织机构
工作职责
联系方式
专业评估
工作通知
专业认证制度
审核评估
审核评估工作通知
审核评估政策制度
审核评估知识专栏
审核评估纵横
通知公告
文件制度
校内文件
国家政策
下载专区
他山之石
质量公开
当前位置:
首页
>>
审核评估
>>
审核评估纵横
>> 正文
审核评估纵横
审核评估工作通知
审核评估政策制度
审核评估知识专栏
审核评估纵横
工作动态
更多>>
南宁学院胡晓敏处长受邀作质量保障体系建…
学校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教育教学督导工作…
【审核评估动态】南宁学院召开2025年本科…
南宁学院召开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期中…
召开南宁学院2024-2025学年学生教育教学…
南宁学院召开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和硕士学位…
南宁学院召开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教育…
南宁学院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支撑材…
通知公告
更多>>
质字〔2024〕25号关于开展南宁学院2024年…
质字〔2024〕23号 关于召开校院两级教育…
关于开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本科试卷…
关于开展校级教育教学督导工作大会暨工作…
关于公布南宁学院2022-2023学年优秀教育…
关于开展2023-2024-1学期学生课程期末教…
南宁学院2019-2020-2学期本科试卷质量监…
关于聘任2020-2021学年学生教学信息员暨…
审核评估大家谈丨学生工作处处长:以评促质 推动学生工作从“科层管理”向“质量文化”转型——南宁学院学生工作质量提升路径探索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3-28
编者按
当前,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已步入关键阶段。为营造“人人关注评估、人人重视评估、人人熟悉评估、人人参与评估”的浓厚氛围,学校官网及官方微信公众号特别推出“审核评估大家谈”专题报道。各单位、各部门积极分享对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认识与理解,展示迎接评估工作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和特色做法。通过交流经验、探讨思路、分享举措、共谋发展,我们致力于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的目标,全面推进学校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第三期“审核评估大家谈”中,我们荣幸邀请到学校
学生工作处处长王静静
,与我们共话审核评估、共谋迎评促建。
在高等教育日益注重质量与内涵发展的背景下,
南宁学院学生工作处
以迎接审核评估为契机,积极探索学生工作转型的新路径,紧扣
“
以评促建、以评促质
”
主线,通过科学评估、机制革新、数字赋能和文化浸润等多维度措施,
探索
实现从传统的
“
科层管理
”
模式向
“
质量文化
”
导向的深刻转变。这一转型不仅是对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也是对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的积极响应。
一、科学评估
: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科学评估是推动转型的基础
。作为
质量文化建设的起点,需突破单一行政考核逻辑,构建覆盖全流程、全主体的科学评估机制
。
1.
多维度评价指标:除了传统的学业成绩,还
需
引入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社会实践、心理健康等多个维度作为评价指标,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状况。
2.
定性与定量结合: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大数据分析等多种方法,既收集量化数据,又获取质性反馈,确保评价的客观性与全面性。
3.
引入多元评价:打破
“
自上而下
”
的单向评价模式,构建
“
学生满意度
+
用人单位反馈
+
第三方评估
”
的多元评价机制。
学校近几年来
连续开展
“
学生成长需求调查
”
,收集有效建议,据此优化了就业指导课程、宿舍管理流程等服务项目,
提升
学生满意度。
二、机制革新:优化管理流程,激发内在活力
机制革新是实现转型的关键。传统科层管理模式易导致
“
重程序轻实效、重管理轻服务
”
的弊端
,
以审核评估问题为导向,推动组织、服务、育人模式改革
。
1.组织扁平化。简化学工处与二级学院的审批层级,提高决策效率,确保信息流通的顺畅,使学生能够更快地获得服务与支持,联动教务处、
后勤保障与基建管理处
等部门,解决学生反映强烈的难题,提升响应效率。通过“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将辅导员、专任教师、通识课教师的指导触角延伸至学生社区。
2.
服务精准化
。
依托大数据分析学生行为特征,构建精准服务体系
:一是
就业赋能
。
与本地企业共建
“
订单式培养班
”
,
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
二是
心理护航
。通过专业化咨询和常态化心理摸排,收集《班级心理晴雨表》,扎实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
三是
困难帮扶
。
设立
“
隐形资助
”
通道,
开展多种形式的资助方式,保
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隐私与尊严
。四是第二课堂。
推出
“
五育
”
第二课堂学分认定标准
,
支持学生自主设计、运营第二课堂项目,开展好第二课堂活动。
3.
育人协同化。
建立专任教师、思政课教师、通识课教师分驻二级学院担任班主任工作机制,与辅导员共同构建“三师一员”育人体系。探索
聘请专业教师担任
“
学业导师
”
、企业高管担任
“
职业导师
”
、优秀校友担任
“
成长导师
”
,形成
“
辅导员
-
导师
-
学生骨干
”
协同育人网络。
三、
数字赋能:技术驱动精准服务升级
数字赋能是
转型
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智慧学生工作平台,实现学生工作的数字化、智能化
,
推动学生工作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1.
智慧学生服务平台。
一是打通
平台整合与数据贯通
。通过
“
智慧学工
”
平台,打通教务、心理测评、就业等系统数据孤岛,实现学生画像
360
度建模。
二是
开发集学生信息管理、事务办理、在线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学生服务平台,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获取所需服务。
2.
大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行为、需求等进行深入分析,为制定更加精准的学生工作策略提供依据。
3.
人工智能应用。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如
AI
生涯规划助手、虚拟辅导员
、
情感分析等,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提供
24
小时个性化咨询,增强与学生的互动体验。
四
、文化浸润:实现从
“
评估达标
”
到
“
价值认同
”
的升华
文化
浸润
是转型的灵魂。以质量文化为引领,通过系统化、场景化的浸润方式,将质量意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成长全链条,推动学生从
“
被动接受管理
”
向
“
主动追求卓越
”
转变,实现价值认同的升华。
1.
质量教育融入课程。将质量意识、工匠精神等融入专业课程和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校企共建实践课程
,
学生参与企业真实项目的质量检测、流程优化
,同步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增加
“
质量实践评价
”
权重。例如,机械设计课程要求学生提交作品时附《质量自检报告》,说明设计误差控制、材料选型依据等。
学校
形成
3-5
门
“
质量教育
”
校级精品课程,辐射带动全校课程思政建设。
2.
校园质量文化
宣传。
构建
“
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
”
的质量文化宣传矩阵,激发学生追求卓越的内生动力。
开展“校园质量点子大赛”,比如学生围绕食堂服务、图书馆管理等提出改进方案,优胜方案由学校资助落地
。
组织
“
质量主题微电影大赛
”
,学生以短视频形式记录身边的
“
质量故事
”
,比
如实验室器材维护员的日常
,强化同辈教育,提升质量宣传
。
3.
师生共育质量文化。鼓励师生共同参与质量文化建设,
可尝试通过教师发布开放课题,学生团队竞标承接,研究成果纳入教师科研考核的系列举措,以及
科研项目、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将质量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立“校园质量志愿服务队”: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楼
等公共场所节电
节能督导,在实践中深化责任意识。
审核评估不是终点,而是南宁学院学生工作提质增效的新起点。我们将继续深化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
理念,以更科学的评估体系驱动改革,以更温暖的服务举措贴近学生,以更开放的文化生态激发活力,努力打造
“
学生向往、家长满意、社会认可
”
的质量品牌,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南院力量!
下一条:【审核评估巡礼】政策引领育新机 实践赋能铸英才——南宁学院食品与质量工程学院以独具特色的育人模式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