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审核评估 >> 审核评估纵横 >> 正文

审核评估大家谈|食品与质量工程学院院长:匠心铸质强根基 食创未来育新才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7-09

编者按

当前,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已步入关键阶段。为营造“人人关注评估、人人重视评估、人人熟悉评估、人人参与评估”的浓厚氛围,学校官网及官方微信公众号特别推出“审核评估大家谈”专题报道。各单位、各部门积极分享对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认识与理解,展示迎接评估工作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和特色做法。通过交流经验、探讨思路、分享举措、共谋发展,我们致力于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的目标,全面推进学校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第十六期“审核评估大家谈”中,我们荣幸邀请到学校食品与质量工程学院院长庞湘萍,与我们共话审核评估、共谋迎评促建。      

 




 

请问庞院长作为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如何理解和认识审核评估工作?

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对应用型高校的改革发展具有战略指导意义。审核评估的核心指导思想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旨在推动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学校在“十四五”规划中,以审核评估、硕士点单位建设为牵引,围绕立德树人、应用型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全面系统的部署,为各二级学院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改革路线图。特别是在"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维度上,要求二级学院构建起"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课程体系,通过深化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起与社会需求接轨的质量监控闭环系统,在质量维度上实施"PDCA"循环改进。作为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应当立足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深刻把握审核评估的核心理念,通过构建"党政联动、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将评估指标转化为各项工作的具体抓手,不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食品与质量工程学院同时也是自治区级示范性产业学院,请庞院长谈谈产业学院的建设情况。

南宁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现代产业学院(以下称“产业学院”)是2021年8月由广西教育厅和广西工信厅联合批准的自治区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全区共50家,民办高校仅1家),是在南宁学院食品与质量工程学院办学基础上,联合广西市场监督管理局、南宁威宁集团、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广西科学院、广西食品工业协会等单位合作共建的服务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学院。

产业学院设置的核心专业有3个本科专业和1个微专业:质量管理工程专业,是广西一流本科专业、广西民办高校重点支持专业,区内唯一;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广西民办优势特色专业;食品营养与健康,是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三新”交叉学科专业;标准化工程微专业(面向大二以上学生)。

产业学院立项建设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校长亲自担任产业学院院长。产业学院建设目标是致力于形成“校企行园协”五位一体的协同育人运行机制,打造特色鲜明的“食品+质量”产业专业群;协同推进多主体间的开放合作,建设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产学研转创用”教学科研平台和开放共享的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立校企联合科研团队,推动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不断深化协同育人模式机制改革,培养“有技术、懂质量、会管理、强应用”的复合型、创新型食品质量专业人才。

产业学院的建设坚持以“产业需求驱动、校企协同育人、实践能力为本”为核心,构建“基础理论+专业技能+产业实践”的课程结构,以真实产业场景和项目为依托,提升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经过3年的建设,产业学院在教育教学改革、产学研服务、教师队伍建设、学生成长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成效。在2023年3月自治区教育厅组织的区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中期评估中,获得“良好”评价。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在全国质量工程专业联席会、南宁市高质量大讲堂、广西高校“新工科”建设研讨会上进行了交流。2024年12月22日,刘仲华院士会见了学院产学研博士团队,给予高度肯定和悉心指导。2025年4月24日,《光明日报》刊登了产业学院建设《创新教育教学体系 培育产业栋梁之才》。

下一步,食品质量与安全现代产业学院将围绕多主体协同育人、学科专业建设、产学研服务、校企人才双向流动、实习实训和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协同发展,推动校企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实现高校服务产业升级、产业反哺教育教学创新的双赢目标。

       
产业学院揭牌仪式        
       

       
       
中期检查专家走访实验室        

 

食品与质量工程学院开设了南宁学院首个政校院合作微专业,请问该微专业是基于什么背景和目的开设的?

在产业升级、技术变革和社会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需要通过“学科交叉、产教融合、能力贯通”,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实现“学科-产业-人才”的良性循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广西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实施方案》和《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宁市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工作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等文件关于培养复合型国际标准化人才等部署要求,全力服务南宁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学校与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广西标准技术研究院合作成立了“南宁市标准化人才培训基地”,基地落户我院。三方优势互补,以培养标准化学科人才、标准化职业技能人才、国际标准化人才为目标,联合推进标准化多领域多形式合作,服务南宁“强首府”战略。

以“南宁市标准化人才培训基地”为平台,学院开设了南宁学院首个微专业——标准化工程。来自4个学院9个专业的75名同学报名参加了微专业课程学习。标准化工程微专业紧密契合行业需求,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前沿的标准化理论与实践技能,同时通过加强校政合作、引入实际项目,学生将有更多机会参与到标准化领域的实践中,进一步提升综合素养与能力。下一步,标准化工程微专业将秉持“专业性、实践性、创新性”的教育理念,培养更多具备全球视野、创新思维和实战能力的标准化领域专业人才,助力标准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标准化人才培训基地揭牌照


       

微专业开班仪式


       

微专业学生赴合作企业学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