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审核评估 >> 审核评估纵横 >> 正文

审核评估大家谈|数字经济学院院长:“立足南宁 面向东盟 数智赋能 跨界融合” 政、校、企、研多方协同建设数字经济新文科专业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8-21

 

编者按

          当前,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已步入关键阶段。为营造“人人关注评估、人人重视评估、人人熟悉评估、人人参与评估”的浓厚氛围,学校官网及官方微信公众号特别推出“审核评估大家谈”专题报道。各单位、各部门积极分享对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认识与理解,展示迎接评估工作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和特色做法。通过交流经验、探讨思路、分享举措、共谋发展,我们致力于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的目标,全面推进学校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第二十一期“审核评估大家谈”中,我们荣幸邀请到学校数字经济学院院长秦建文,与我们共话审核评估、共谋迎评促建。    

 


 

请问数字经济学院在三年建设中取得了哪些硕果?

南宁学院2012年起升格为本科后,先后与中兴通讯、科大讯飞等企业合作共办产业学院,获系列成效,2022年学校成立聚焦数字经济人才培养的二级学院“数字经济学院”。学院的办学定位是“立足南宁 面向东盟 数智赋能 跨界融合”,办学层次以本科教育为主,力争抓住机遇建设数字经济专业硕士点。学院专业是数智驱动的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融合学科专业,立足南宁、面向东盟,打造数字经济、经济与金融、金融科技、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区域紧缺特色专业品牌。

学院建设3年来成绩斐然。2024年黄轲博士主持的《大宗商品价格风险溢出对中国-东盟产业链安全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课题获批立项,实现了南宁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零的突破,同时参与《企业绿色转型行为同群效应:现象识别、驱动机理与经济后果》项目获国家自科基金立项。科研经费从2022年的35万元增至2024年的121万元,获广西社科立项7项,合作建设“广西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中心”“南宁学院数字经济研究院”“南宁学院数字资产运营与管理工程研究中心”等3个省部级、校级平台。 主持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7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9项,获广西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科学竞赛成绩优异。


image.png      
image.png      

学院建设3年来成绩斐然


请谈谈数字经济学院是如何通过迎评聚力推动改革攻坚,推动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

在迎接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之际,学院紧扣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主线,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以评估理念引领改革、以评估举措落实改革、以评估标准检验改革,推进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1)三全育人,立德树人

推进落实学校“三师一员”制度,通过校地共建、产学研融合,构建“ 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学院以 “数育领航工+”系列活动为轴心,通过 “思政铸魂、科创砺剑、青彩润心、产融赋能”四轮驱动,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将实际要求转化为可量化、可闭环、可推广的数字育人范式。未来将持续深化“五育数字化”改革,打造面向东盟的数字经济人才培养高地。

①“思政+”引领思想建设,培根铸魂:学院开展“思政+红色研学”党建活动,将思政课堂从校内延伸至校外。同时开展“思政+主题演讲”、“心理+团体辅导”等特色活动,如通过开展“开学第课”“党团微课比赛”“读书分享活动”“数智新程 经彩启航思政+榜样盛典”等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有效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培育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学院连续两年荣获“阅读先进单位”“党团知识竞赛”团体二等奖。


image.png


②“科创+”引领学科竞赛:学院加强对学术科技创新的支持,引入企业实际项目,邀请行业专家及企业技术骨干担任科创导师,开展“与企业大咖面对面”“科创+项目路演”等系列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Shopee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工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等多项赛事成果丰硕;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助力学生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image.png


③“青彩+”助力全面发展:全面贯彻“五育并举”教育理念,以数育领航工程为依托,融入体育强身、美育润心、劳育赋能全方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通过“班风学风设计展示大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经济金融反诈行动”“青苗与汗滴”劳动创美行动等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同时,学院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涵盖校园服务、社区大型活动、赛事服务等,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南宁学院“天下无诈”理论宣传实践团荣获自治区级“三下乡”重点团队立项。


image.png


④“产融+”赋能实践育人:学院深化“校地企”协同育人机制,联合企业共建多个实践基地。由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资深从业者共同指导,开展“数经大讲堂”“专业认知与学科知识前沿”“企业认知实习”等特色活动,组织学生参与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区域电商平台流量运营分析等真实项目,通过“学用结合、干学相长”,筑牢懂产业、通融、善数字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根基,实现“课堂所学”与“行业所需”精。           image.png


(2)专业建设

学院成立之际就明确基于OBE 理念建设新文科专业,以专业群对接产业群原则,加强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新兴专业申报和建设。

①对接产业链创新链,优化专业结构。

学院围绕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移承接以及强首府战略,重点打造数字经济特色专业群,推动专业群与科技进步、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在已有经济与金融专业的基础上,于2020年、2021年和2024年分别成功获批数字经济、金融科技、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学科专业结构不断优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2023年经济与金融率先开设辅修专业。同时,学院牵头建设南宁学院数字经济现代产业学院,在产业学院的积极推动下,各新兴专业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入,产教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

②强化实践育人功能,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积极开展调研、研讨,按照基于OBE理念,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任务,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融通、虚拟现实相交叉,构建了实践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模式、教学平台、教学评价为一体,社会责任引领、基础知识技能为基、专业素质能力拓延、创新创业能力跃升四层次递进的“五位一体四层次”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持续优化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提升。获4个校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


image.png


(3)课程建设

加强课程建设项目,以OBE理念反向设计课程体系,凭借丰富的校企合作资源,以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反向设计,正向实施,构建“课+证赛+岗”的实践育人体系,通过课程教学筑基、职业技能证书对标、技能竞赛促技、真实岗位实践验效四维融合,全面提升人才职业适应力和竞争力。近三年获校级以上课程建设项目立项14门(含应用型课程5门、课程思政示范课9门)。

(4)师资队伍

强化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自数字经济学院成立以来,学院专任教师队伍已由最初的29人扩充到现在的78人,其中博士28人,外教1人。学院积极组织集体备课、集体研学、公开课、业务学习等教研室活动,强化教师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以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为主题,召开教学工作会议,推动基层教学组织工作。各基层教学组织充分发挥专业和团队优势,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帮助教师教育教学良性发展。学院积极内培外引人才,组织教师访学、挂职、培训。教师队伍快速成长,学院教师获区级教改项目9项教师教学获奖15项。


image.png


(5)质量管理

落实学院-教研室-教师,多级质量管理,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目标导向,数据驱动,全员参与,保障专业建设持续改进。学院通过清晰的职责划分、规范的流程设计、有效的监控手段和闭环的反馈机制,将学院目标与标准分解落实到具体专业和课程;教研室组织本专业的教学活动、教研活动、质量监控与改进工作;承担专业建设主体责任;协调教师资源;向学院反馈问题和建议;教师层面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主动进行教学反思与改进;关注学生学习效果;收集教学反馈;落实教研室制定的改进措施;参与质量评价。

请谈谈数字经济学院如何铸造“学科融通跨界融合”办学特色?

image.png


学院以跨境电商为典型数字经济场景,按照“产业链导向,产教共建,交叉融合”的思路,组建适应行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专业集群,跨学科,政校企合作共育,重点改进实践教学环境,充实数字经济专业的真实教学场景、项目及数据资源,提升人才培养 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铸造“学科融通 跨界融合”办学特色。


image.png


(1)学科融通

聚焦课程建设、科研反哺、产教融合三大维度,为培育学科交叉融通的数字经济人才,建设“数字技术+应用场景” 课程群,科研项目突出“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建立“场景化”人才培养闭环。

 image.pngimage.png


(2)跨界融合

①业界融合

通过连续3年举办广西数字经济发展论坛等活动搭建资源互动平台,促进政、校、企合作育人跨界融合,“政金校企协同”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获自治区级制度创新成果。


image.png


②跨国融合(中国-东盟)

通过开设越南语、泰语小语种等选修课程;特色东盟课程《中国东盟营销环境与策略》《东盟跨境产业链分析》,科研项目聚焦“中国-东盟”场景,促进中国东盟联合培养跨境数字经济人才。2024年学院6位同学参加南宁学院与马来西亚理科大学联合开展的本升硕项目,项目依托两校的学科优势,充分发挥国际教育合作的特色,为学生构建提升学术能力和职业竞争力的成长路径。


image.png


③跨校融合

积极参与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获授予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成为全国智慧金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全国(广西)数字金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广西数字经济学科建设联盟成员单位。


image.png

 

 

关闭